[食安] 菜脯防腐劑超標


食物介紹

蘿蔔乾,即是醃製過的鹹白蘿蔔乾,是東亞常見的醬菜。常見有玻璃瓶裝與真空袋裝出售。在臺灣、福建、廣東潮汕、香港和澳門地區稱為菜脯(俗寫為菜餔、菜甫),但「脯」字才是正寫。「脯」的本意是肉乾,「菜脯」就是醃製過的蘿蔔乾,而閩南語習慣稱蘿蔔為「菜頭」,因此把醃蘿蔔乾稱為「菜脯」,自製的話可以蘿蔔切粒、泡水。加糖、麻油、辣椒調味。


為何添加

根據傳統菜脯製法,必須將白蘿蔔洗淨加鹽搓揉後,用石頭或重物壓住脫水,之後再拿到戶外日曬,如此反覆,最快需一週才能製好。但本刊日前接獲投訴,指這位邱姓菜脯大王為了應付端午節菜脯大量需求,竟然捨棄傳統作法,改將白蘿葡浸泡入防腐劑苯甲酸液體中,將至少需時一週的製程縮短為二日。


影響

苯甲酸是防腐劑,如果加入鉀、鈉等鹽類,毒性會增強,無論是苯甲酸鈉或是苯甲酸鉀都會累積中毒,傷害肝臟,急毒性會引起流口水、腹瀉、肚痛、心跳加速等症狀;而其所衍生之鈉鹽,更會影響兒童的腦部發育,歐洲及日本均禁止將該物使用在孩童食品上。


資料來源

[1] 時事焦點 市占七成菜脯 防腐劑超標毒台

[2] 菜脯防腐劑過量 檢調衛生調查


留言